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要求,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切实将“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学习心得的研讨交流”教研活动落细、落地,根据学院安排,9月9日上午,公共课教学部在4211举行了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集体备课研讨交流会。
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胡拥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谢鹏,质评办主任汤民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负责人黄柏兰以及公共课部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活动由公共课教学部主任邱智海主持。

(研讨会现。
科技教学团队负责人张腊娥结合自己在日常教学及教学比赛中的经验及做法谈了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进来,表示在集体备课、充分交流下,将合力挖掘好、使用好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建设思政元素库,发挥好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计划将中国数学成就、辩证法思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融入数学课堂;人文教学团队负责人宋怡根据所授学科的课程特点阐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计划以集体备课为主要抓手,促进教学团队建设,通过团队的全员主动参与,合力共同开发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加强语文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体育与美育课程团队负责人杨乐从“体育课程本身就是思政”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具体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进日常教学中。
人文党支部书记张微结合高职英语课程的学科特点,从课程思政体系的顶层设计、蕴含的实践性、体验性、内隐性和示范性四性及课程思政如何外显等几个方面谈论了如何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体现课程思政的“高级感”;谢鹏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如何同心同圆,同向而行提出了看法和建议;汤民波以教学评价为主线,探讨了如何进一步结合课程思政进行教学督导和评价。
听取完老师们的交流发言,胡拥军表示此次教学研讨会开的非常扎实,开出了深度与高度,是一次全院示范性的教学研讨活动,值得推广与借鉴。他从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和高质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两个角度进行解析,表示学院会加强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传递“课程思政是从‘根’里‘长’出来的”核心理念。此外,他还重点探讨了如何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如何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等课程思政核心问题。
胡拥军强调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这个“德”核心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作为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自身表率,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解决“后继有人”的问题,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通过“侵”“浸”“沁”三个字分别阐述了如何深挖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增长课程思政教学本领,研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求各教学管理类部门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好责任田,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学院高水平建设及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公共课教学部将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拉高标杆、统筹规划,牢牢抓住制度建设,创新思路、多措并举,通过线上线下课程思政专题培训、思政元素挖掘集体备课、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交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全过程,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以实际行动推动学院高水平建设。(文:亦岚/图:谷璇)